彩61 - 彩61
彩612023-01-31 16:05

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

  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人民观点)

  ——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⑦

  本报评论部

  经济运行是个不断演化的动态过程,宏观政策的制定实施必须兼顾当前与长远,既要精准有力又要合理适度

  有针对性地部署对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具有牵引性的重大规划、重大改革、重大政策,有助于我们掌握工作主动权、打好发展主动仗

  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计划加快剑黎高速公路等一批着眼长远发展的投资项目建设进度;在湖南,株洲市聚焦13条新兴优势产业链精准发力,进一步围绕新兴产业落子布局;在天津,自贸试验区抓紧制定促进外商投资的最新措施,打造规范透明的监管体系……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地方在出台经济政策时,既立足当前解难题、稳经济,更放眼长远谋布局、求实效,为未来发展添薪蓄力,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经济运行是个不断演化的动态过程,宏观政策的制定实施必须兼顾当前与长远,既要精准有力又要合理适度,既要着眼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又要有利于实现更高质量、更具韧性、更可持续的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六个统筹”,其中一条就是“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强调既要做好当前工作,又要为今后发展做好衔接。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要更加注重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短期和中长期任务相贯通、发展需要和现实能力相统筹的科学工作方法。

  当前和长远是辩证的统一,互为条件、相辅相成。落实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强调“既要狠抓当前,又要着眼长远,多办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实现“双碳”目标,指出“既要立足当下,一步一个脚印解决具体问题,积小胜为大胜;又要放眼长远,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化解当前突出矛盾入手,从构建长效体制机制、重塑中长期经济增长动力着眼”……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将之作为一个重要的方法论。新时代这十年,从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到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再到有计划分步骤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我们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统筹把握当前和长远的关系,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量稳质增。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风险挑战。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在着眼当前重点难点问题的同时,加强中长期战略谋划,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有针对性地部署对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具有牵引性的重大规划、重大改革、重大政策,有助于我们掌握工作主动权、打好发展主动仗。回望过去一年,我们宏观调控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新基建和高技术产业成为扩大投资的重点。统计显示,2022年1至11月份,在基础设施中信息传输业投资增长8.7%,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9.9%。具有前瞻性的宏观政策,不仅有助于稳住经济大盘,也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后劲。新的一年,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和风高浪急的外部环境,我们更要统筹考虑短期应对和中长期发展,牢牢夯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进程,我们既要葆有历史的耐心,又要有只争朝夕的紧迫;既要有干事创业的热情,又要有一步一个脚印的行动。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才能脚踏实地把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以实打实的举措有效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积极凝聚各方力量,以新气象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和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责任在心,呼唤踔厉奋发、勇往直前。既谋划长远、重塑中长期发展动力,又干在当下、化解突出矛盾,我们一定能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气象新作为,把中国经济的潜力更加充分释放出来,交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发展答卷。

  (本系列评论到此结束)

彩61

贵阳贵安:绿色经济添活力 生态产业强动力******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程曦李易淋)“2023年,贵阳贵安将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不动摇,统筹好发展与生态、发展与安全,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1月9日,在贵阳贵安绿色经济新闻发布会上,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冉斌介绍。

新闻发布会现场

  据介绍,2023年,贵阳贵安将高质量打造绿色空间,推动阿哈湖绿核的城市客厅、环湖绿道、湿地公园建设,打造千园之城、千道城市升级版。加快推进重要流域、重点河湖、重要生态功能区以及矿山资源集中开发区生态修复,全面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功能。坚持“爽爽贵阳”拒绝污染,守牢“绿色门槛”,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固废治理和乡村环境整治“五大攻坚战”,巩固和提升城乡生态环境质量。

  依托良好的农林、康养旅游、文化等资源禀赋,贵阳贵安将统筹农文旅一体化发展。推动果蔬、茶叶、食用菌、花卉等特色优势生态农业提质发展,大力发展林菌、林药、林蜂等林下经济和林特产业,打造修文猕猴桃、花小莓、印象硒州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充分发挥爽爽贵阳品牌优势,利用好贵阳老城文脉、特色文化、乡村旅游等资源禀赋,创新发展“文化+旅游”“大健康+旅游”“农业+旅游”“教育+旅游”等旅游业态,实施一批康养、旅游融合发展项目,全面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加快建设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

  同时,将着力推动重点产业绿色化、高端化发展。围绕“1+7+1”重点产业领域,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打响“电动贵阳”“智造贵阳”“无废城市”等经济发展名片,不断提升贵阳贵安经济社会发展的“绿色含量”。以磷化工、铝及铝加工、特色食品为重点,促进磷化工基础产品创新,推动铝及铝加工高端化发展,提升绿色食品产业附加值,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聚焦新能源汽车和电池、装备制造和健康医药等重点领域,做大做强以新能源汽车和电池为双核心的产业集群,加速嵌入式软件产品与电子信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融合创新,加快发展健康医药产业。围绕云服务、数据流通、信创产业,积极发展数字经济。

  此外,还将大力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提升工程,建设贵安为核心的贵阳贵安全域绿色工业园区,推动具备条件的省级以上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加快创建国家(省)级绿色园区、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分布式光伏发电、污染集中处理,开展清镇经济开发区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等试点建设。加强工业固废治理,开展工业尾矿库、工业渣场综合整治,深入实施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推进磷石膏、赤泥等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综合利用。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彩61地图